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

2024-05-12 18:43:59 搜球吧 篮球资讯

曾一手带出王楠、张怡宁、李晓霞三位“大满贯”选手的功勋教练李隼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)

李隼(右)现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,张怡宁(左)

在一场中外乒坛交流中,被一名外国教练拉住过。

外国教练说:“你们中国的张燮林最厉害,培养出好几拨乒乓巨星,压了我们好几代人!”

对此李隼下意识点头称是,因为张燮林确实厉害!

中国直板长胶开山鼻祖张燮林,削球选手,被称为“乒坛魔术师”。

“海底捞月”是其经典动作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)

张燮林老当益壮,展示“海底捞月”

打球能化腐朽为神奇,培养新人又能“点石成金”。

张燮林做运动员时上过4次世乒赛,夺得过两次男团冠军,两次男双冠军,一次混双冠军。

张燮林做女乒教练时,发掘过邓亚萍、焦志敏、黄俊群、葛新爱等大批世界冠军制霸乒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)

一副魔拍削倒世界英豪,成为叱咤风云的乒坛国手。

一手带飞中国女乒,成为国际乒联授予的第一位“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”获得者。

人人都觉得张燮林这辈子成就几乎无人能及,应该没有遗憾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4)

可年老后回忆曾经,他却总是满心愧疚,常觉亏欠。

与同为运动员的殷佳珍结婚,张燮林早年开心,晚年愧疚。

与妻子生下两个可爱的女儿,看着女儿们听话又有出息,他又忍不住叹气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01

有几人,能“野路子”打进国家队?

1940年出生于上海,张燮林对于乒乓球,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5)

年轻时的张燮林

50多岁回忆曾经,张燮林说:“我在黄河路小学上二年级时,全校就一张球桌,学校只让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用。好多人排队轮着上,一人只打一拍,打完就换下一个……我?我是蹲在旁边羡慕的,因为我不到三年级,哈哈……”

不能上球台,那就自己“造”球台。

在空地上用粉笔画根线就能打,把砖头摆在石板中间还能打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6)

就这样和小伙伴打得欢畅,张燮林也渐渐打遍校园无敌手。

随着时间慢慢长大,边打球边学习的张燮林走进上海汽轮机厂技工学校。

当时他的家人只想让其做个技工,有手艺傍身将来饿不了。

哪料比起做技工,张燮林更爱乒乓球。

将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练球或打业余比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7)

老年张燮林也喜欢打业余赛

他就这样打到毕业,打进镗床车间,成为一名工人。

1959年的一天,车间主任找到张燮林:

“小张,你野路子成气候呀,收拾东西去市体委报道,你让市队相中啦……”

晕晕乎乎地收拾东西回家,晕晕乎乎地将消息告诉全家。

儿子还沉浸在不敢置信里,母亲却接连叹气。

“打球能打出未来吗?”母亲怀疑。

而爷爷在听到大孙子要离开厂里,更是连连反对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8)

张燮林曾工作过的地方

家人的态度没让张燮林放弃,反而让他真正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。

“四级技工全国有太多个,但球场上打球的张燮林就我一个!”

如此表明态度,张燮林扭头去往上海队,与徐寅生、李富荣等人成了队友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9)

乒坛“智者”徐寅生当年打球的英姿

上海是直板快攻的发源地,张燮林却打的直板削球。

削球运动员在当时多少啊,更何况还是打得好的削球手。

进队被当做“特别”选手,没多久市队就安排他去见了场“世面”。

1959年夏天,第25届世乒赛冠军容国团,还有王传耀等人到上海打巡回表演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0)

第25届世乒赛全体队员(后排左二为荣国团)

虽说这场比赛中张燮林几战几输,但他的打法还是吸引了国乒队教练的注意。

1960年国乒队向张燮林发出邀请,之后张燮林便以国乒队员的身份。

参加了一场全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间的比赛。

没想到一开打就接连赢了庄则栋、容国团、杨瑞华等国手,举国震惊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1)

(李富荣和庄则栋一起看球迷来信)

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
02

有几个人,能出场就震惊乒坛?

原来1959年输了比赛后,张燮林疯狂给自己加练。

练得多了,球拍上的胶粒花纹被磨没了。

去仓库没找到同型号的,他看到角落里有筐标着“次品”的6号胶皮。

想着次品应该比自己这都磨光了的强一些吧,他拿起一片换上去。

不得不说,这真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2)

李富荣、张燮林与徐寅生一起钻研技术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3)

张燮林试打新的球拍

次品胶皮上的胶粒稍长,有1.5毫米。

换上之后练习,他觉得小球怎么“乱飞乱转”了。

而换了胶皮后与队友对打,张燮林频出“怪球”。

搓球明明该下旋,这时却偏偏上旋或不转,队友接球不是打出界,就是回成高球。

推挡明明该上旋或不转,可换了胶皮后张燮林的球就很飘忽,还带着下沉。

对友伸拍一碰,就落得个下网的结果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4)

张燮林削球

看着队友崩溃的神情,张燮林笑了。

手持废品长胶练起来,他不断琢磨练习击球点和击球力度,形成新的球风。

这才有了1960年,张燮林连败杨瑞华等国手的震惊乒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5)

杨瑞华与美国运动员迪克迈尔斯赛前握手

一个少见的削球手,还掌握了变化多端,无从捉摸的削球技术。

国家队觉得这真是捡到宝了。

1961年年初,弧圈球在日本横空出世,木村兴治左手拉出的弧圈球让中国乒坛紧张。

于是各领导开会一讨论,认为削球应对弧圈球实为良策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6)

被称为“日本弧圈球专家”的木村兴治

于是没打过几场比赛的张燮林当即被藏起来,被视为“秘密武器”。

甚至国家体委还在这年做出过一项长达5年的规定。

即长胶球拍只能张燮林、林慧卿、郑敏之3人使用,市面上不准再出售长胶球拍。

这年4月,第26届世乒赛开赛。

当男乒团体赛的冠军奖杯被容国团、徐寅生、庄则栋、王传耀、李富荣搬回后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7)

第26届世乒赛男团获斯韦思林杯后与教练合影留念

日本选手牟足了劲想要在单人赛上“雪耻”。

也是在单人赛上,张燮林这个“秘密武器”出动了。

当时教练组给他的任务,是必须将在团赛里,被徐寅生打红了眼的星野展弥按在8强之外。

事实上也不负众望,单人赛上张燮林一挥手,那难以捉摸的小球就让星野瞪大了眼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8)

日本的星野展弥对阵中国的徐寅生

晕着打完全场,星野赛后说:“我的对手会魔术,我都不知道他打的是怎么回事!”

1961年世乒赛男单决赛,冠军庄则栋,亚军李富荣,徐寅生和张燮林同为季军。

赛场上四面中国国旗升起,张燮林有了“乒坛魔术师”之名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19)

03

运动员转为教练,更加厉害!

细数张燮林登场的重大比赛。

1963年第27届世乒赛上,张燮林在男团决赛第二场对阵日本选手三木圭一。

打出21:9和21:8的成绩。

他打得看台观众哇声一片,也打得三木圭一面色如菜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0)

三木圭一与张燮林(后两位)老年还交过手

随后第四场,他又对阵日本的木村兴治。

本来木村对自己的弧圈球非常有信心,可被张燮林削得晕头转向后。

21:9和21:7的成绩,他败下阵去。

先赢团体冠军,再与王志良获得中国的首个世乒男双冠军,还拿到一个男单第3名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1)

王志良与张燮林男双夺冠

转眼来到1965年,第28届世乒赛,再次成为男团主力蝉联男团冠军。

这一年,张燮林在男单赛场上震惊世界。

当时中国的削球选手遇上德国西德队,有着“切削机器”之名的绍勒尔。

前4局你来我往2:2平,第五局又战了个25:25,依旧是平。

为了那胜利的一分,张燮林与绍勒尔狂抽322个来回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2)

张燮林削球时的英姿

整场比赛耗时两小时,虽然最终是张燮林惜败。

但场馆里雷鸣般的掌声,是众人对运动员由衷的敬佩。

1966年,中国陷入了一段漫长的特殊时期。

在这期间,张燮林与李富荣等人被关进过牛棚。

庄则栋思想上走“错”了路,伤害了与李富荣、徐寅生等人的感情,与之产生隔阂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3)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4)

2002年,张燮林(图二右)促成庄则栋、李富荣(图一)徐寅生(图二中)握手言和

1971年,中国乒乓恢复生机,重回世乒赛,这年的张燮林31岁。

因为状态的下滑,他只参加混双比赛。

搭档着林慧卿再现变魔术般的削球打法,他们带回了中国的首个世乒赛混双冠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5)

在国人视乒乓球为国家体育象征的年代里,张燮林,就是一代人心中的“球神”之一。

他为中国体育事业所做的贡献,很少有人能够超越。

只是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终有尽头。

1972年张燮林正式告别运动员生涯,成为国乒教练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6)

张燮林为球员做指导

1975年出任国乒女队主教练。

张燮林在“乒坛魔术师”的名头上,又加一个“点石成金手”的称号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7)

原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主任王庆广,与张燮林

邓亚萍,13岁就在国青赛中取得好成绩。

张燮林觉得这是个“怪拍手”,值得培养。

可当时整个国乒队的人,除了张燮林外都认为邓亚萍个子矮小,中远台没有任何优势。

是张燮林舌战群儒,力排众议,认为个子小的人也有培养潜力,将其招进国家队手把手教。

这才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女子乒乓球“大满贯”选手邓亚萍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8)

邓亚萍采访恩师张燮林

培养出长胶全攻型的“乒坛女皇”邓亚萍。

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世界冠军焦志敏。

长胶削攻型的世界冠军葛新爱和童玲,还有实力国手曹燕华……

做教练27年,挂帅中国女乒在世乒赛上称霸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29)

国际乒联的沙拉拉曾评价张燮林:“他在中国和世界乒坛上取得的成就,后人难以逾越。”

张燮林的一生,都在为中国乒坛殚精竭虑,夺得荣誉。

他无愧于体育,无愧于国家。

可在生活里,他却说:“我是个欠债的人,我有愧于家庭,也有憾于女儿……”

这是怎么回事呢?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0)

张燮林夫妇与两个女儿在杭州合影

04

从赛场到生活,遗憾着幸福!

1960年,张燮林20岁。

刚走进国乒队与田径队共用的训练院,他对比自己小一岁的田径运动员殷佳珍一见钟情。

训练之余说着聊着,张燮林的喜欢透露出去,吸引了殷佳珍的注意。

但是从1960年喜欢到1964年,张燮林才得到心上人的点头同意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1)

张燮林与殷佳珍中年相依

正式确定恋爱关系,谈了3年就迎来特殊时期。

殷佳珍抗住压力坚持不与被打压的张燮林分手。

1969年,患难与共积攒了更多深情,张燮林与殷佳珍没办婚礼,只悄悄领证,结为夫妻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2)

张燮林与殷佳珍老年相伴

相互约定着要相爱一生,共同努力。

先做出付出的,是1970年升级做了母亲的殷佳珍。

1970年,殷佳珍生下大女儿张镝。

当时张燮林正在为备战第二年的世乒赛努力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3)

张燮林与王志良曾在世界比赛中

为了让丈夫安心,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,殷佳珍选择退役。

退役后拒绝各地聘任的教练工作,因为教练的工作太忙了,她顾不了家里。

可艰难时期未过,家家生活都不容易。

让婆婆来帮忙白天带孩子,殷佳珍进入工厂当了一名铣床工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4)

某铣床工的工作,每天同旋转的铣床和冰冷的金属打交道

每天定时定点上下班,回到家就从婆婆手中接过孩子,让婆婆能够得以休息。

那时候的张燮林总是心疼妻子,觉得对方工作家庭连轴转,实在太累了。

可殷佳珍回应:“你的比赛更重要,我不怕累,只要咱们一家人心在一处就好。”

1972年,张燮林退役后成为国乒教练,他的工资待遇不错,这让殷佳珍轻松了不少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5)

1973年,小女儿降生,张燮林为小女儿取名殷鸣,让其随母姓。

后来的后来,张家的两个女儿都很有出息。

从名牌大学毕业后,她们先后去往瑞典留学。

之后张镝找了个在瑞典乒协工作的男人结婚,生下可爱的混血宝宝,定居瑞典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6)

张镝夫妇携孩子与父母亲友合影

而殷鸣则在国内结婚生子,生活于父母身边,为父母养老。

本该是大圆满的结局,但张燮林的心里,却始终有愧有憾无法弥补。

当教练,特别是在国家队当教练,可想而知,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张燮林根本无暇顾及家庭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7)

张燮林亲临全国乒乓文化巡展现场

虽然不知道妻子是怎么将一个家从风雨飘摇拉拔到幸福美满的。

但张燮林清楚,妻子在这几十年里,必定吃了许多苦,受了许多罪,咽了许多情绪。

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妻子,自己是个“欠债人”,欠了家庭的许多情。

记得亏欠妻子,同时张燮林也清楚地记得,自己“耽误”了两个孩子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8)

张燮林夫妇居中,两边为女儿女婿,后面为第三代

两个女儿张镝和殷鸣曾经都很喜欢乒乓球。

妻子殷佳珍也说过,希望丈夫能够分出时间培养孩子。

可张燮林是怎么做的?他的时间都花在了国家队的女乒队员身上。

以致于殷鸣高中时情绪爆发,责怪父亲说:“当初要是你肯花点时间在我和姐姐身上,我们也许也会进国乒呢?你总是看不见我们!”

真正直面了女儿的“埋怨”,张燮林才被重重冲击。

只是时间一过不可挽回,没有培养女儿们做专业运动员,成了张燮林一辈子的遗憾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39)

张燮林认为,儿童是国球永远的新希望

结语:

好在女儿们没在乒坛走出一条坦途,她们如今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也走得幸福。

初恋妻子从不埋怨生活,两个女儿长大后各有出息也放下曾经,知礼孝顺。

如今已经84岁的张燮林在运动生涯中成就过自己,在教练生涯中成就过他人。

在生活中被妻子成就,在晚年有后代环绕。

不在一线工作岗位工作,身体倍棒的张燮林仍会参加基层乒乓球活动,教孩子们打球。

“乒坛魔术师”张燮林:今生最爱初恋妻,对两个女儿有愧疚(40)

张燮林为“希望之星”的小运动员指导球技

一生与热爱相伴,他真是值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