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

2021-02-16 19:14:33 搜球吧 足球资讯

“不要总是FC,我相信我们的足球是有文化的”。两个月前的上海会议上,这句话出自足协主席陈戌源之口。当然由于地名+FC本身就很难通过工商注册,实际上陈戌源说的情况确实不会出现。但FC本身就是足球俱乐部的简称,当我们看到恒大改名广州队。苏宁改名江苏队,黄海改名青岛队,卓尔改名武汉队,华夏改名河北队,富力改成广州城,再算上原本的深圳队和大连人,可以说中超俱乐部用实际行动打了陈戌源的脸!

足协出台中性名一刀切的逻辑有很大的问题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1)

中超有一半俱乐部的新名字改的简单直白,一时间让外界产生了“全运会”的既视感,也让外界感慨中国足球确实没什么文化。而在中性名改的一地鸡毛的背后,强制性的一刀切出发点就有很大的问题。

两个月前的上海会议上,陈戌源在谈及中性名一刀切的时候,给出了4个理由:1、有利于俱乐部长期文化传承;2、有利于培养长期稳定的球迷团体;3、有利于俱乐部足球产业市场化发展;4、有利于推进俱乐部股权多元化。而足协秘书长刘奕之前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了:“中性名规定是为了结束俱乐部对母公司注资的依赖,激励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。此次出台的一系列新规将会对中国职业足球发展有深远影响”。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2)

看起来足协高层给出了强推中性名的理由,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,足协的逻辑和理由可谓是漏洞百出。

1、中超真正建立起文化传承的俱乐部,也就国安、申花、建业等几家老字号。结果好几个老字号都面临着改名,这到底是为了建立文化还是毁灭文化?

2、各个俱乐部的球迷群体基本以本地球迷为主,这个俱乐部叫江苏苏宁还是江苏队,叫武汉卓尔还是叫武汉队,青岛黄海还是叫青岛队,他的球迷涵盖范围,球迷群体有区别么?而绝大多数球迷看不看球,跟俱乐部叫什么名有直接关系么?

3、之前很多俱乐部,已经根据现有品牌花了大力气去商业开发;结果现如今随着中性名一刀切,原有的品牌很容易就被切掉了。而中超公司给俱乐部下发的《商务开发产品类别保护的通知》中,对中超的商业赞助进行了诸多限定;比赛日属于各俱乐部自助招商的时间点只有35分钟,且赛前、赛后发布会,场边混采的背景板以及赛后球场内的庆祝活动,也只能出现中超官方赞助商,不能出现俱乐部自主招商品牌。商业开发处处受限,还要把现有品牌推倒重来,这是有利于市场化发展还是要摧毁现有市场?

4、股权多元化这是当下足协想出的,解决俱乐部生存困境的招数。然而中超是一个所有俱乐部都严重亏损的联赛,且中超俱乐部商业开发的权限极为有限, 36%的中超分红还给足协拿走了。面对这样的亏本买卖,股权多元化谈何容易?这是靠着中性名就可以扭转的?

改名花样百出,敷衍和钻空子交相辉映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3)

当然在改中性名这件事上,足协也不忘把锅甩给“足改方案”,强调中性名是为了贯彻国务院的要求。然而足改方案的原话是:“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,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非企业化”。简而言之,上面的意思是各个俱乐部先优化股权,解决生存问题,再来推进中性名;而不是在俱乐部生存都出现了巨大问题的情况下,先来对中性名强制性的一刀切。

针对中性名一刀切,在足协内部,早就有人提出了反对;但陈戌源过去在上港集团常年担任一把手习惯了一言堂。而面对足协的一系列骚操作,俱乐部投资方不可能没有想法。

目前中超联赛把冠名权卖给了平安,足协杯把冠名权卖给了燕京啤酒,超级杯把冠名权卖给了长安福特,中甲、中乙、女超都有冠名企业。保守估计,足协每年能通过各项比赛的冠名费收到一个多亿;而从甲A到中超的冠名商,分别经历了万宝路、百事可乐,西门子,爱福克斯,金威啤酒,倍耐力,万达,中国平安。当中超联赛一直有企业冠名,为何不允许俱乐部名称企业化?中国足协每年收着一大笔冠名费,为何还要断俱乐部“冠名”的经济来源?这不是双标么?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4)

足协除了在改名这件事,对自己和俱乐部采取了双标;在俱乐部改名的过程中,同样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。比如说亚泰原控股方“长春吉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”和现控股方“长春嘉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”都是由长春市二道区国有资产管理局100%控股,就连注册地址都一样;但这种实际出资方并没有变化的骚操作,已经得到了足协的默许,让亚泰成为了真正的中性名。当然更大的争议出在陈戌源的的老东家上港,他们把名字改成了上海海港。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5)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6)

上海海港这个新名字,其实比上海上港更能凸显上港集团的企业文化,且“上海海港”的简称还是“上港”。然而这么一个颇有争议的名字,却被足协通过了,不光其他俱乐部和其他家的球迷颇为不满,就连上港自家球迷都跑到俱乐部楼下拉横幅抵制。

如果说“上海海港”这个名字已经打了一个擦边球,那么当我们看到上港集团官网的域名是“portshanghai”。而上海海港俱乐部则把域名改成“fcshanghaiport”,俱乐部的英文名也变成了“SHANGHAI PORT FOOTBALL CLUB”,更能显出上海海港这个名字改的特别鸡贼!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7)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8)

逻辑硬伤导致足协失去公信力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9)

当各俱乐部本身就对强制改名有所不满,在政策刚推出的时候,改名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。而此番之所以中超有半数俱乐部把名字改回以省队、市队命名,体现出了大家压根就没有用心改。当陈戌源说出大家不要总是FC,就全搞成广州队、深圳队、江苏队这样的路子,体现了俱乐部在暗地里的一种对抗;结果跟陈戌源关系极为特殊的上港还改名为上海海港,还被足协通过了这在无形中又相当于是拱了一把火!而陈戌源自己在“上海会议”上公开表扬的新疆天山雪豹,也是在出售了俱乐部旗下酒店之后,才保住了名字,也让外界产生了疑惑;如果俱乐部旗下企业不能用俱乐部的名字,那俱乐部又该如何造血?如何发展自主品牌?如何做到有利于俱乐部足球产业市场化发展?

2019年,16家中超俱乐部的分红只有6200万到6500万,而足协通过中超分到了超过5.5亿(20赛季的分红数字还没确定)。自己赚的盆满泵满,俱乐部一个个叫苦连天,结果足协还要对俱乐部现有品牌一刀切,对联赛商业开发一把抓,不允许俱乐部发展自主品牌,那么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,为什么还要继续投资足球?在投资方失去投资足球的动力时,俱乐部的生存压力很可能要逐渐转嫁给地方政府。只是重庆市有关方面可以出手去救俱乐部,郑州和洛阳可以去拉建业一把,但大多数地方政府为什么要去救这个“无底洞”呢?

这届足协高层上来后,经常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,前脚说我们的国字号15到20年没有打进世界各级大赛,马上就来一句我们的俱乐部入是J联赛的3倍多,K联赛的10倍,紧接着就说“良心已死”。前脚说上百家企业退出职业联赛,我们的联赛不是好的生意,也不是好的事业;紧接着掏出PPT,拿出了历年联赛进球数据,06年中超射手榜前20有14个本土球员,这一数据在2012年呈现了断崖式下滑。。。然而国家队成绩不好,和俱乐部投入有啥关系?怎么能得出良心已死的结论?企业退出职业联赛,跟本土球员在射手榜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?既然已经看到了本土球员在射手榜上失去了竞争力,那为何还要给中超多注册一个外援名额呢?

中性名敷衍和鸡贼交相辉映!被中超诸强打脸,中国足协已无公信力(10)

说话办事的逻辑存在硬伤,导致这届足协上任后,遭受到的质疑要比以往更大;再一看国青队和国家队都在这届足协手下刷新了下限,联赛市场价值也在持续走低,足协已经丧失了公信力。而改名理应是一种趋势,但存在太多问题的情况下,先把精力放在改名上,这难道不是一种本末倒置?中国青训的问题,国字号的问题,俱乐部欠薪的问题,校园足球的问题是通过改名可以解决的么?